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医德医风

医德医风

医德医风

【援沪日记】李朝:若有战,召必回,战必胜!

信息来源:临清市人民医院宣传科 发布时间:2023-12-27 阅读:1825

        我叫李朝,来自东院区临床检验中心。根据国家联防联控指挥部和山东省统一部署,我跟随山东援沪医疗队,于4月3日至5月18日在上海开展了为期46天的核酸检测工作。期间,山东援沪医疗队全体队员不辱使命、奋勇拼搏,为上海市核酸检测贡献了山东力量,得到了前方指挥部、上海市经信委、上海市临检中心、受援地普陀区卫生健康委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。

     4月3日早上6点左右,接到援沪任务的通知,我急忙收拾好行李,来不及和家人一一道别。在李建民主任的陪同下,我来到聊城市卫健委与聊城援沪医疗队员会合,然后一起到济南与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集结,最后同乘高铁前往上海。说实话,第一次参加援助任务,心里十分忐忑,但看着全国各省市都派遣医疗队支援上海,感受到国家对战胜此次疫情的决心,更加坚定了我对完成本次援沪任务的信心。

     到了上海,坐在去酒店的大巴车上,看着往日熙熙攘攘的上海街道,只有零星的货车在转运物资,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。2017年我第一次来上海时,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还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如今,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却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。来到酒店暂住,已是4日的凌晨,匆匆吃了一口饭,就闭上双眼短暂入睡。上午8时,我们聊城检测队紧急集合,前往上海东方医院协助核酸检测工作,成为整个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中首支参与检测的队伍,第一时间实现了检测产能转化。其实在来沪的高铁上,我们核酸检测队即同上海开展工作对接,全体队员迅速进入了工作角色,熟悉上海当地实验室工作流程和标准。4月6日,按照统一部署,队伍转战位于普陀区沪西工人文化宫“火眼”实验室。

     由于大部分队员没有气膜实验室工作经验,队员间彼此不够熟悉,能力水平不尽相同,工作习惯也存在差异。这次我们以四个市为班底,将队伍进行混编组合,实行一体化管理。我们聊城核酸检测队和青岛三医的五名同志组成了第四小组。我们结合上海市核酸检测工作规定,在试运行基础上制定了实验室sop。开展多次线上培训和交流,确保人人能熟练掌握。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,我们争分夺秒地入仓实践,认真学习相关流程和仪器操作,争取早日顺利开展工作。开展工作后,我们根据送检标本类型,及时调整思路,提出了“双提双扩”的工作模式,大大缩短了阳性标本的复查时间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截止5月15日,参与完成实验室核酸检测样本154万余管,为帮助上海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了聊城力量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临医人的责任和担当。

     院感防护是核酸检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,我们核酸检测队从工作伊始就开展了多轮次的院感相关培训,切实提高安全防护意识,从严落实院感防护制度。严格操作规程和监督检查,从标本接收、处理、提取、扩增、复核、阳性标本交接、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环节开展多轮次培训,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。我们在沪期间,为了降低安全隐患,严格闭环管理,酒店和实验室“两点一线”,每日早晚各报告一次体温,坚持队员和随队司机核酸检测,每日一检。注意实验室、通勤车辆和酒店环境的消杀和核酸检测,有效降低了职业暴露,保障了队员自身安全。

     哪里是一线,哪里就有党支部,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有共产党员。山东援护核酸检测队成立伊始,就坚决贯彻前方指挥部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要求。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四个党小组,我也在第一时间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请求在疫情防控一线接受党组织考验。

     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在此次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大家不畏艰险,逆行而上,勇于担当,不辱使命,接受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考验。此次援护任务,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,虽有艰辛和劳累,但我来说是一次考验,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发扬迎难而上、奋勇向前的抗疫精神,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。如果祖国和人民有需要,我将毫不犹豫的冲锋在前,若有战,召必回,战必胜!